绿色毕业,“碳”索未来——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第二届绿色毕业季暨光明区绿色高校志愿服务队伍授旗仪式圆满结束

绿意盎然映初阳,碧水青山绘苍茫。6月15日至6月17日,“绿色毕业,‘碳’索未来——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第二届绿色毕业季暨光明区绿色高校志愿服务队伍授旗仪式”活动圆满结束。
活动由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管委会指导,光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光明区新湖街道办事处、中山大学先进能源学院联合主办。

活动前期,结合第二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以中大学子、先进能源学院志愿服务队伍为主体,组织开展高校志愿督导志愿服务活动,并号召全校师生参与“分类快闪秀”,添加“#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话题,发布垃圾分类相关的短视频,在绿色毕业季活动现场集赞兑好礼。同时,由中大师生主导,在校内开展线上、线下同步预热宣传。线上,以六月五日世界环境日为契机,结合绿色、低碳、毕业等相关主题,面向中大学生发起了文创作品及绿色毕业季吉祥物设计征集活动。线下,大力招募90余名学生志愿者和80余名学生作为流动摊主支持开展绿色集市,通过组织学生志愿者们,在校园内张贴绿色毕业季宣传海报,放置易拉宝,充分调动同学们积极性,发动全校师生参与,营造浓厚的绿色毕业季氛围。

6月15日,绿色毕业,‘碳’索未来——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第二届绿色毕业季暨光明区绿色高校志愿服务队伍授旗仪式,在中山大学深圳校区西田径场顺利举办,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梁卫坤副主任,光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黎鸿副局长,新湖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林振兴主任,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管理委员会王莉娜副主任,以及中山大学先进能源学院直属党支部张洋副书记共同见证本次启动仪式隆重拉开帷幕。

高校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高校学子是社会文明的示范者和引领者,时代重任在肩,更应主动作为,树立“我参与、我先行”的校园垃圾分类新风尚。启动2024年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第二届绿色毕业季、组建光明区绿色高校志愿服务队伍,是光明区推动垃圾分类进校园,深度拓展高校宣教实践维度,健全垃圾分类学校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着力打造高校垃圾分类重要阵地,高校学子分类践行示范主力军,为倡导“绿色毕业”新时尚发声,为打造“绿色高校”示范标杆助力。
启动仪式当天,出席领导为中山大学绿色低碳文创作品、绿色毕业季吉祥物设计大赛获奖学生颁发奖章,并为中山大学先进能源学院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伍授旗,以“党建红”引领“志愿红”,开启绿色集市,宣传垃圾分类、低碳生活。现场毕业点歌台上动情的毕业独唱,悠扬的乐曲旋律,为垃圾分类加入时尚元素,注入青春活力。同学们热情高涨,踊跃参与废旧电池、二手电动车、大件物品等垃圾分类回收,以“绿色离校”作告别,留下青春的绿色足“圾”。



此次活动分为东、西田径场两大会场,持续三天。光明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联合高校群团、企业等多主体,现场设置有舞台区、绿色市集区、拍照打卡区、分类游戏区、毕业点歌台五大功能区。40个不同风格的绿色集市摊位,既有获奖绿色低碳文创设计、吉祥物周边,也有琳琅满目的旧物闲物可互换、转让、售卖等,让废旧物品实现应收尽收、循环再利用。毕业季期间,在校内布置有害垃圾回收、废旧织物回收、旧图书回收、废旧家具回收(转让、售卖)、电动车回收(转让、售卖)五类官方摊位,持续宣传垃圾分类、循环利用,组织中大师生回收有害垃圾约32.5kg,废旧织物回收约398.8kg,回收旧图书约2513册,废旧家具回收、转让138余件,回收、转让电动车31台,以物换物709宗,总参与人数10000余人。

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发力、精准施策、久久为功。让我们携手并进,争做垃圾分类模范生,让绿色低碳成为光明区高质量发展的靓丽底色,为科学城建设添彩,共同编织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