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 “世纪中大,绿色先行”环保作品设计大赛获奖作品公布!
2024年“世纪中大,环保先行”环保作品设计大赛经过8天的征集和评选,终于落下帷幕,共收到来自深圳校区7个学院的30件参赛作品。经过赛事评委严格评审,评出文创设计类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吉祥物设计类最佳吉祥物奖1个,提名奖3个。现将获奖名单公布如下:

一、文创设计
一等奖
毕妤欣

设计理念:画面中,绿色植物象征着生机与环保,绿色作为主色调,也象征了百年传承的“中大绿”。中心部分的校徽与校园建筑,代表着中大的悠久历史和教育精神,提醒我们在追求绿色发展的道路上,传承智慧与创新的重要性。校徽和数字形成了“100”,围绕着火红的木棉花,以庆祝中大百年校庆。下方太阳能板和新能源储能设备,代表新能源对实现碳中和的重要作用,毕业生们朝气蓬勃的身影,寓意着新一代在实现碳中和梦想中的使命与担当。
推广文案:这幅作品以绿色环保和双碳(碳达峰、碳中和)为创作核心,结合了中山大学百年校庆和毕业季的元素,展现了可持续发展与青春梦想的交融。希望唤起观众对于环境保护的思考和行动,以中山大学的百年精神为指引,共同迈向绿色和谐的未来。
二等奖
李映乐

设计理念:这款帆布包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毕业生们即将启航的新旅程,以及立足于中山大学深圳校区这个美好的、充满生机绿色的校园,我以“绿意盎然,青春启航”作为主题,将绿色环保的理念与自身专业还有毕业生的青春梦想相结合,表达毕业生们在追求个人梦想的同时,也不忘对地球的关怀和责任。
推广文案:绿意盎然,梦想起航。
毕业季,是青春的诗篇,也是梦想的起航。在流萤染夏的六月,在生机盎然的深圳校区,背上这款主题帆布包,让你的毕业之旅与自然和谐共鸣。这款帆布包,如同一首清新的诗,让你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能感受到自然的诗意与美好;让你在追梦的路上,也能与自然同行,感受生命的力量。选择这款环保材质的帆布包,让环保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让绿色成为你青春的底色。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二等奖
杨轩

设计理念: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图书馆作为中深的地标,创作者手绘其卡通画作为作品背景,旨在为百年中大献上贺礼。图书馆门前是一群穿着毕业服、戴着毕业帽的学生,喜笑颜开,说着“我们毕业了!”。创作者借此展现了中大学子的精神风貌,自信开朗,意气风发。作品上方是作品的主题:绿色毕业,环保先行。“毕”字头顶毕业帽,“业”字下方是书籍;同时,“环保”二字头顶也戴着ECO-friendly的字样,与“毕”相对应。“环保”二字左边为枝叶图样,表明树木是环保的重要环节;同时,新生的枝叶还表明同学们毕业并不是结束,而是他们人生中新的开始。“先行”二字右边为自行车;自行车作为低碳出行的代表之一,既彰显了“绿色”的主题,同时又强调“行”,即低碳生活要马上行动起来。整个作品采取了简约但不简单的风格,元素虽然不多,但意义明确,突出主题“绿色毕业,环保先行”。
推广文案:树低碳之风,行环保之事。让我们将环保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贯彻到生活中每一件事!
三等奖
晏雯、陈立邦

设计理念:《尺绘中大》文创尺子套装融入了中山大学的标志性建筑,以坐落于中山大学南校园中轴线上的怀士堂、校训墙、北门牌坊、孙中山铜像为基础创作而成绘图尺四件套。直尺上的图案是怀士堂,孙中山先生曾在怀士堂作长篇演讲,勉励青年学生,“立志要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这铿锵有力的字字句句,回荡于当年的小礼堂外,激励了广大中大学子。三角尺上分别是校训墙和北门牌坊,“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是孙中山先生于1924年11月11日在广东大学举行成立典礼时亲笔题写的;而庄严大气的中山大学牌坊一直以来都是中山大学的标志。量角器上的是孙中山铜像。中山大学广州南校园古树葱茏,绿意蔓延的大草坪中间,孙中山先生铜像庄严屹立。
推广文案:你看见了我,我就有了故事。
三等奖
朱汕林、许锦涛

设计理念:封面左上角放置了中山大学百年校庆logo,献礼母校。封面中间突出展示了一个大型绿色回收标志,象征着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理念。下方有一句中文标语:“绿色低碳 人人有责”,以及英文标语“More Green More Future”,传达了每个人都应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尽一份力的理念。封面下半部分以绿色为主色调,描绘了中山大学特色的怀士堂和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特色的图书馆剪影等,美观大方,通过视觉元素向人们传递了绿色环保的重要性,鼓励大家共同关注并践行环保行动。笔记本的背面则是镂空的山、水、树、鸟。警醒我们如果不爱护环境,那么大自然就会逐渐消失。此外,镂空处融合了材料学院专业特色,在紫外灯的照射下,可以还原出山树的青色、水的蓝色和鸟的黄色(空白区域涂覆稀土发光材料),并可以显示出“SYSU”的logo。该笔记本可以用于记录日常生活中的环保心得、低碳生活小技巧或者是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学习笔记,既实用又具有教育意义。
推广文案:书写绿意,让每一笔都为地球添绿,让稀土之光点亮未来!让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共同创造一个更绿色、更美好的时间!
三等奖
陈红蕾

作品理念:本作品为手绘设计,可应用于帆布包、T恤衫、明信片等。图案主体以巨龙托举3D画轴的形式呈现绿色低碳的中大校园,巨龙象征中山大学在岭南的龙头地位,展开的画轴则代表毕业季的美丽画卷。画轴底部由向日葵花渲染,在学士帽的衬托下凸显毕业氛围。画轴中由深圳校区经典建筑图书馆向下引出的河流将自然能源的低碳元素与人文绿色环保元素区分于河的两岸。风力发电、太阳能源位于河的左岸;低碳出行、环保袋与垃圾分类位于河的右岸,二者相辅相承共建绿色校园。这不仅是毕业生对于母校的美好祝愿,更承载着百年中大的发展理念。
推广文案:巨龙腾飞,祥云亦现。百年中大 世纪华诞!
二、吉祥物
最佳吉祥物奖
钟瑞瑶、徐宇帆

设计理念:作者选择“龙”为设计主体,源于中山大学百年校庆正处于龙年。同时青龙身着中山大学学位服,代表着于2024甲辰年毕业的中山大学学子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甲辰代表着青龙,青龙也寓意着新生、希望和勇气。青龙的手捧着绿叶和地球,寓意守护地球,守卫“绿色地球”,中大学子心系祖国,心系全人类的命运。它立于水上,水是流动的,代表变化,寓意着不断前进,也寓意着中大学子敢于“中流击水”的壮志豪情。同时青龙取名为启元龙,启元二字意指学校百年新的起点和开端,寓意着在百年校庆之际,中大将开启新的发展阶段,放眼未来。
提名奖
徐顺渠

设计理念:我们以柏树木为原型:从形的角度上,柏树斗寒傲雪、坚毅挺拔,叶子四季常青,象征着坚强、高尚、长寿,我们希望中山大学深圳校区,这一座刚刚成立不久的校区,可以跟柏树一样,永远常绿,永远散发生机,求道学子能和柏树的树叶一般,坚强不屈、坚毅挺拔,“柏树”将“绿叶”托向更高层,而“绿叶”也为“柏树”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知识,陈酒;从音的角度上,“柏”和“百”读音相同,“绿柏柏”也是“绿色毕业季+百年校庆”的结合,一听到这个名字,大家就会联想到百年校庆遇上绿色毕业季的盛大时刻,“柏柏”也可以读作“摆百”,在时间的长河中“摆”渡第一个“百”年,寓意中大将会度过一个又一个百年。
主体融合“绿色”“环保”“碳中和”“新生”的元素,被斧头砍去的树皮被剥落的树墩上冒出新生的树叶,寓意着过去我们没有注意环保,没有注意绿色理念,砍去了一颗又一颗代表绿色环保的树木,如今我们意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对绿色环保事业的投入愈加大力,被破坏了的“树墩”此刻也长出了新的“树皮和枝叶”,代表“绿色环保”的理念成果改善了以前我们对环境的破坏,树木茁壮成长,并带来的绿色与生机,必将推进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实现“双碳目标”。
头戴学士帽,寓意作为新一届的毕业生们如柏树一样,作为祖国的栋梁,必将助力国家蓬勃发展。同时毕业对于某些学生而言可能就是跟中大的告别,正如沉稳的“树皮”,杨帆的“树叶”,结果的“花朵”,毕业生们终将离开学校,落叶归根,回归大地(社会),但去向社会的他们,也将作为一种养分,去哺育“柏树(学校)”,正如“柏树”之前为他们提供营养一样。
围挂着的藤条上绑着一根带嫩芽的树枝和两个似“苹果”似“荔枝”的水果,组成了醒目的“100”,祝贺我校百年华诞,带嫩芽的树枝“1”代表我校准备开启下个“100年”,小树枝“1”终将长大结果“0”,成为下一个“1(树枝)”“0(苹果)”“0(荔枝)”;苹果“0”也寓意着中大百年育才,硕果累累,枝繁叶茂,而荔枝“0”代表着“深圳(深圳特产荔枝)”和“中深(中深有一片荔枝林,五校区独有)”
提名奖
解守祥

设计理念:木木的头部设计为山峰形状,代表着中山大学坚如磐石的学术地位和历史积淀。山的形状也象征着学校如山一般的稳固与丰富的资源。木木的眉毛采用波浪线设计,象征着自由飘逸的云朵,反映了学术探索的无限可能和思维的自由。黄色代表着丰饶的土地,象征着学校坚实的基础和生命力,也提醒我们保护我们的环境。绿色的叶子围巾不仅装饰了木木,也突出了环保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与中山大学的绿色校园环境相呼应。
通过乐乐的设计,希望激励中山大学的师生们像树木一样不断成长和发展,深深扎根于丰富的学术土壤中。木木作为中山大学百年校庆的重要标志,也代表着学校百年来的辉煌成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同时,木木的绿色元素提醒大家积极参与环保,共同努力保护地球,推广绿色生活方式。
提名奖
毕妤欣

设计理念:作者设计的吉祥物鸭大er以中大的英文SUN YAT-SEN UNIVERSITY谐音为灵感,既以和谐有趣的方式表示了中大的卡通形象,也暗含了中大绿色生态环境中丰富的水鸟(白眉鸭、绿翅鸭)。吉祥物身上融入了双碳元素,寓意着环保概念与绿色发展的紧密结合。头戴的学士帽寓意着学子们在毕业季节迎接未来的挑战。中大的校徽和手持的“我100岁啦!”标语,符合校庆百年的欢庆氛围。
设计造型简洁大方,易于制作,这一设计理念旨在通过吉祥物的形象,传递出环保、创新与喜庆的积极寓意,激励着所有人勇往直前,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