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能源学院举办全院师生见面交流会

  为构建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贯彻落实“三全育人”人才培养理念,实现用最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的目标,4月15日中午,先进能源学院在深圳校区西教学楼四栋104成功举办首期师生见面交流会。我院直属党支部副书记张洋、十余位教师代表以及全体本科生参加交流会,交流会由辅导员黄韬主持。

  辅导员黄韬老师首先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学院师资队伍和每位专业教师的基本情况,为进一步加强专业引领,让本科生尽早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项目和科研训练中,学院将实行“本科导师制”,对本科生进行全周期、系统化的专业指导,提升同学们的科研创新思维,做好未来发展规划。

  学院专业教师代表逐一进行分享。22级班主任黄迦乐助理教授向同学们提出了三点要求。第一,要注重基础知识,特别是自己的数理知识、物理化学理论等,要为之后的科研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第二,要注重提升专业工具使用能力,如C语言(C++)、学术英语和Matlab、CAD 、SolidWorks、SPSS等专业软件的使用,为之后的科研实践做好准备。第三,要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和小组学习能力,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学会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等进行学习,以适应大学课程较大的知识容量。

  21级班主任关学新副教授从“对专业的认识”、“如何学好本专业”、“对同学们的期望”三个方面和同学们进行了交流。他表示,面对全球变暖与气候变化与我国原油进口问题,我们能做的是提高化石燃料的总能量效率、引入碳捕获、封存与利用(CCUS)技术以及开发可再生能源,这需要同学们具有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物理化学、电力学等相关专业知识。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需要充分利用本科四年的学习时间,尽可能探索更多的专业知识,按时到课,同时多参与课外活动提升综合能力,提高完成日常任务的效率,端正学习态度。

  徐杨帆副教授以中大“大师兄”的身份分享了自己对于中山大学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理解。他表示,同学们应在专业课的基础上,拓展学习范围,全面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思考,明辨方向,利用好先进的技术工具,大胆尝试,快速试错,寻找自己或大或小的理想,和最舒服的状态。

  赵大明副教授则结合自己的本科经历,与同学们进行了学习经验分享。希望同学们在认真完成基本学业的同时,不忘拓展思路并制定人生规划,注重信息收集能力,关注学院、学校相关平台,掌握能源学科相关动态,学会利用更多平台发展,通过不同的实践机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并为之不断努力。 

  何心助理教授强调,现阶段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老师与辅导员的关心与帮助,无法替代自身的努力。在校期间,鼓励大家尝试新鲜事物,通过学习、科研、比赛等认清自己,找到发展方向,明确发展方向后的努力才会显得高效。在学科基础学习上,主要涵盖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数学、物理、化学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是专业技术的学习。希望大家通过不断的学习,在四年的学习实践中,探索出个性化的发展方向。

互动环节

 

  互动环节,同学们在专业知识、研究方向、未来规划等方面与专业老师进行自由交流,通过导师与学生的双向沟通,为学院之后的“本科生导师制”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院直属党支部张洋副书记对本次交流会进行了总结。他表示,希望能够通过此次师生交流会进一步搭建师生交流平台,增进师生以及同学们之间的沟通交流,鼓励同学们谨记十字校训,多学习、多思考、多实践,为自己的人生道路做好规划,找到努力奋斗的方向。最后张洋副书记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深圳校区的发展历程和建设情况,并向22级同学赠送了深圳校区手绘地图。

  师生见面交流会通过搭建专业教师与本科生面对面交流的平台,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了专业认知与学院认同,提升了本科生的学习热情,对学生下一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