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前沿讲座 第19期 | Takayuki Ichikawa:材料科学助力实现碳中和
材料科学助力实现碳中和
能源前沿讲座第19期
材料科学助力实现碳中和
日本广岛大学
Takayuki Ichikawa教授
01
主讲人简介

Takayuki Ichikawa(市川貴之),于2002年在广岛大学生物圈科学研究科获得博士学位,专业为理论物理学。此后,他立即加入广岛大学综合艺术与科学学院担任研究助理,开始从事氢能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工作。2006年,他晋升为副教授,并调入广岛大学先进材料研究所。2017年,他晋升为教授,同时进入广岛大学先进科学与工程研究科。2020年,广岛大学进行了组织重组,并将该研究科更名为先进科学与工程研究科。
Ichikawa 教授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固态氢储存材料(金属和非金属化合物)、锂离子电池、氨储存材料,以及热化学制氢技术。他至今已发表超过300篇论文,总引用次数超过8500次。
02
讲座回顾
2025年10月18日,先进能源学院邀请了 Ichikawa 教授来校开展学术交流。Ichikawa 教授的讲座以“人类面临的全球能源危机”为主题展开,系统阐述了氢能技术在未来能源体系中的关键作用。他指出,为应对可再生能源的长期波动性问题,发展高效的氢能利用技术至关重要。同时,实现碳中和目标离不开两条核心路径:开发高性能二次电池与构建完善的氢能社会。
Ichikawa 教授的研究团队长期专注于金属氢化物的研究,致力于探索其在储氢、能量转换及气体吸附等方面的潜在应用。此次报告围绕氢化物在氢能利用中的功能展开,内容涵盖高容量储氢、高压氢制备、氢压调控供热以及低压吸氨等关键技术。目前的主要研究对象包括氢化镁、钛铁金属间化合物、氢化钛以及硼氢化锂等材料。研究发现,“纳米复合技术”在提升这些材料性能方面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而实现性能的精准调控,则离不开先进的材料表征与分析技术的支撑。
此外,Ichikawa 教授还强调了经济可行的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的重要性。以日本为例,其制氢成本目标设定为每公斤约 2 美元。为达成这一目标,热化学制氢法因其高效率和潜在的经济优势而受到广泛关注。讲座最后,Ichikawa 教授介绍了其团队在调控热化学制氢反应过程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与有效策略,为氢能技术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启示。
讲座交流掠影


来自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相关研究领域的专任教师、科研人员以及多名对研究内容感兴趣的硕博研究生同学参加了讲座,Ichikawa教授与参会师生进行了气氛热烈的交流研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