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绿”成金、文旅兴城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先进能源学院云南凤庆乡村振兴促进实践活动顺利举行 (下)

 

       “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2023年7月13日至21日,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先进能源学院联合组建暑期实践队,赴云南省凤庆县开展主题为“点‘绿’成金、文旅兴城”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立足学科专业背景,针对乡村振兴与新能源、双碳目标融合发展、农村绿色发展和农村光伏等清洁能源建设情况、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医疗设备普及情况等方面展开调研。旨在调研凤庆县农业生产的能源结构,了解凤庆县近年来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情况。先进能源学院直属党支部张洋副书记、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陈晓南副书记、先进能源学院朱谢飞副教授、两院辅导员王皓、黄韬等老师带队指导。

 

 

7月17日:生产生活,走访勐佑镇

       17日下午,实践团乘车抵达凤庆县勐佑镇,勐佑镇人大主席赵鸿同志热情接待了实践团,并带领实践团来到勐佑土陶传承体验馆参观。勐佑有悠久的土陶文化,是勐佑人赖以谋生的产业,更是勐佑茶马商旅文化符号。2019年,"勐佑土陶"已被凤庆县列入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这里,实践团参观了土陶传承体验馆体验中心、制坯专区、陶艺创作区、土陶晾晒区、土陶展示中心、龙窑六个区域,。了解了从泥胚到陶器的制作过程,观赏了多种土陶制品。

 

 

  为赓续红色血脉,讲好凤庆故事,实践团前往勐佑镇肖朝汉故居开展红色教育,聆听红色故事,瞻仰革命先烈。肖朝汉同志是凤庆县第一位中共党员,在参加抗日活动中,被日军逮捕入狱,受尽非人折磨,始终坚贞不屈,壮烈牺牲。为发扬肖朝汉烈士的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实践团在先进能源学院团总支书记黄韬老师的带领下,重温入团誓词,勉励同学们时刻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随后,实践团前往勐佑镇中心卫生院,调研了解卫生院建设发展、科室设置、设备使用、远程会诊及疾病早筛等相关情况。通过交流,同学们了解到,随着凤庆县医共体建设的不断推进,凤庆基层医疗机构的检验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实现了“一家医院检验,县域内结果互认”,控制了不必要的重复检查检验,极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为进一步了解勐佑镇生态农业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情况。实践团来到勐佑村河西自然村田园综合体进行观光和游览。勐佑镇以“土陶古驿,金色水乡”为发展定位,突出乡村旅游生态特色,传承弘扬农耕文化,将田园风光、农耕文化与自然景观等资源有机结合,构建了一副“醉美河西”生态画卷。调研中,实践团了解到勐佑村河西自然村依托河西田园综合体成功举办了油菜花节、摸鱼节、插秧节等活动,全年累计接待游客19.8万人次。同时旅游景点“小马森林”乡土气息浓厚,农事乐趣十足,成为了游客热门打卡地。五一”小长假,小马森林乐园接待游客3000多人次,旅游收入40多万元,实现了公司、村民、村集体多方共赢。

    

 

7月18日:因地制宜,带动产业振兴

      18日上午,实践团赶赴位于勐佑镇中和村的云上花海旅游景区,调研勐佑镇乡村旅游业、休闲农业发展情况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现状。

       根据景区工作人员介绍,该景区融合了苦荞种植、苦荞农副产品展销及游乐设施,将农作物种植、特色农产品展销和旅游观光有机结合,依托资源禀赋,深度挖掘乡村休闲农业发展潜能,主动助力乡村振兴,加快促进农旅融合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

 

  下午,实践团前往由华能澜沧江新能源有限公司打造的小湾农牧光伏发电基地。在凤庆县小湾镇政法委员段思能的介绍下,实践团了解了该基地光伏发电项目的总投资、装机容量及发电量。工作人员着重介绍了凤庆将光伏发电与种植业、畜牧业相结合的“光伏+”模式,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随后,实践团同学们就光伏发电原理及项目的推广、实践难点等问题,与工作人员展开了交流。

 

7月19日:工与农,探访小湾镇

       为了进一步了解小湾镇水力发电情况,19日上午,实践团前往畔香河电站开展调研。畔香河电站工程位于凤庆县城东北部,畔香河上游,是一座无蓄水作用的取水坝。在负责人的介绍下,实践团成员对中小型水电站发电量、成本开销、运营利润等运作情况有了更为充分的认识。

 

  结束畔香河电站调研后,实践团前往“锦绣茶尊”茶叶种植区,了解当地茶叶种植及采摘情况。在这里,师生们见到了茶田中耕作的茶农,种植区的直播电商,从生产到互联网销售,在这里都得到了展现。

 

       在茶田边,实践团成员还发现了一块在风车上固定的光伏板,这说明风光互补已经应用到了小湾镇的农业当中,助力当地农业发展。

 

7月20日:实干实践,品茗与欢乐

       20日,实践团前往凤山镇红塘村进行实践调研。在凤庆县大摆田茶厂有限责任公司,同学们观摩了认茶、制茶与品茶流程,在有着七十余年历史的制茶厂房里,详细参观学习滇红制茶工艺,通过调研,沉浸式体验滇红凤庆的茶文化。

  随后,实践团在红塘村委会副主任张国宇同志的带领下,沿着村里的道路参观了村卫生室、小菜园、逸仙茶厂与校友之家。其中,逸仙茶厂由中山大学、上海市崇明区与凤庆县共同筹建,为村民集体所有。经历寻叶、采摘、萎凋、揉捻、发酵和烘干等流程,严苛的鲜叶入选要求,先进的制茶工艺,使得逸仙茶厂出品的滇红茶比普通红茶品质更优,价格更高,切实提高了村民的收入。参观最后,张国宇副主任向实践团赠送了特别定制的三下乡纪念茶饼。

 

       晚饭后,实践团受邀与红塘村村民一起打歌。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与村民们一起载歌载舞,通过打歌打出友谊,打出快乐,打出幸福。

       离开之际,村民们对实践团真挚地说:“凤庆是中大人的第二个家,欢迎你们再回来!”

 

       从政府机关,到百姓家中;从田间地头,到新能源企业;从学校,到生产车间;从县医院,到卫生所,9天时间里,实践团走过了凤庆县4个乡镇,翻过连绵的青山,驶过壮美的澜沧江,切实开展实践调研,将理论落到实践,让书本扎根田野。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同学们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身心素质,提升知识素养,参与社会实践,为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不懈奋斗。

 

实践队员感想选摘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李毅

常言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确实,这次的凤庆三下乡实践活动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拉近了我与乡村社会的距离,也让我感受到了很多“读万卷书”未曾感受到的东西。,尤其是最后一天的红塘村实践调研活动,更让我收获良多,从茶香四溢的大摆田茶厂到村里的卫生室、菊花园,从中大驻村工作站到逸仙茶厂、校友之家,一直到晚上的打歌会,一路的调研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乡村人民的热情与淳朴,理解了“走进基层,了解基层,融入基层”的深刻内涵,也让我明白了什么叫“把爱留在凤庆,凤庆是中大人的第二个家!”

 

先进能源学院-周梓雯

2023年夏天,跟随实践团,我第一次真正走进大山,九天的奔波结束了,我在感到疲惫的同时收获满满。我们见证了鲁史中学孩子们对大山外世界的向往,我们聆听了骆家传人几十年守望茶马古道的故事,我们领悟了革命烈士肖朝汉的革命精神与赤诚之心,我们见识了风能、水能、光伏发电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性,我们走进茶厂,认真学习与传承世界滇红之乡的茶文化。

我们在临走的前一天来到了红塘村各个茶厂参观,也亲眼看到了我们中大在此建立的茶厂——逸仙茶厂,茶厂的师傅言语中饱含对我们中大的感激,不断感谢着中大多年来对凤庆的帮扶。师傅们为中大前来调研的师生准备了校友之家记事本,让我们写下对红塘村的祝福,还为我们此次三下乡活动定制了茶饼,送给每位师生做纪念。傍晚,红塘村独特的打歌活动如期开展,村民们邀请我们一起打歌,为我们送行,夜晚的红塘村上面飘载着欢声笑语,我们在依依不舍中结束了多日的实践活动。村民们的热情、赤诚,和言语中流露出的对中大由衷地感激和尊敬,让我为自己是中大的学生而自豪。

 

先进能源学院-罗嘉慧

这几天,我们参观肖朝汉故居,重温了入团誓词;采风云上花海,感受了山风清凉、山花浪漫;调研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风水电站,体会到理论应用于实际的魅力;深入红塘村茶厂,了解了制茶过程……每到一个新的小镇,每多了解一点当地的风土人情,都让我对这座小县城的喜欢更多了一点。在旅途最后,我们有幸参与了红塘村的打歌晚会,动感的音乐让笑容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我在大家的笑容中看到了他们对生活的积极与热情,我相信有这么一群人,红塘村,凤庆县一定会越来越好!

 

先进能源学院-杨岩柯

作为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队员,在与当地政府部门调研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围绕着专业向凤庆县各部门领导请教了许多,包括当地的能源结构,凤庆县新能源普及状况,当地的能源政策等等,了解到了当地的”光伏+农业“新能源发展模式是如何助力美丽乡村高质量发展。    

在光伏基地以及水力发电站亲身参观学习的过程中,当地工作人员耐心回答我们的疑问,从装机容量到能源转化效率,从光伏板使用单晶还是多晶到可柔性支架模式为什么在当地不可行,从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到每一处结构的作用。通过实地考察学习,我认识到利用自然能源的实际过程中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要用恰当的角度摆放光伏板使得年发电量最大化,依靠地势搭建管道减少水流对引导管道的冲击等等。

在这次的三下乡实践活动中,通过与专业人士的交流学习,以及近距离接触到风光水电不同能源系统的实际生产场景,我对自身专业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知道了学好专业知识以后能做什么,要做什么,也深刻认识到解决实际问题不能纸上谈兵,新能源的应用必须因地制宜。相信这次的三下乡实践活动,会对我以后的学习与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先进能源学院-钟瑞瑶

此次三下乡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华能澜沧江新能源有限公司光伏发电基地的调研,通过此次调研,我了解到该基地的光伏发电组件仍有可进一步改善的地方。该基地为降低成本使用的光伏支架是光伏板倾角不可调节的固定支架而非光能利用率更高的跟踪支架。跟踪支架由于需要更强的机械性能的材料和结构以抗风、抗压,设计控制算法,应用人工智能等原因成本较高。此外,由于储电设备成本高,该基地未能实现电能在时间上的调度。可见,在光伏发电上仍需技术投入。此次调研不仅让我们从实际生产过程及面临的问题角度更深入地了解光伏发电,还启发我们要将理论研究应用到实际中需要从工业生产要求角度思考研究的方向、具体问题。

 

先进能源学院-曾嘉雄

参加了此次的三下乡,我最大的感想是:在凤庆这个地方,要让同学们充满希望。

在鲁史中学,在这个一个年级仅有150人,一年仅有4个学生考上一本的学校,在横断山脉的深处,我感受到了这里的同学们大山一般真实亲切普通但直接的快乐。在鲁史这个小小的地方,每个人的眼里都有着对远方的向往,而傍晚的夕阳光打在同学们的脸上,也仿佛每一个人的身上都发着光。这里有真诚的山河真诚的人真诚的目光真诚的向往。这一场分享可能并不会对他们的生活有很大的改变,但是我想,这应该也会在他们青涩的青春生活中留下了些什么。我很惭愧,没能做太多,但我希望这一次的来访,会给他们平凡但本不应普通的生活带来一点希望,即使是一颗很小很小的火种,也希望能带着他们这样一个个发光的个体,去有光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