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英才 引领未来|中山大学第十三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先进能源学院分论坛成功举办

12月26日,中山大学第十三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先进能源学院分论坛以线上、线下同步开展的方式成功举办。论坛邀请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斯坦福大学、剑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37位青年学者作论坛报告,先进能源学院人才引进工作小组成员及相关专家学者12人参加了论坛。

本次论坛共分三节,持续召开了8小时。来自全球的青年学者分别就本人的教育背景、研究方向、科研成果和未来计划进行了报告分享,并同在场专家围绕先进能源发展前景、前沿问题、关键技术和研究思路等方面展开热烈探讨。论坛主题聚焦,观点纷呈、气氛热烈,为大家奉献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

会上,先进能源学院直属党支部朱利斌书记对青年学者参加本次论坛表示热烈欢迎,对大家关注关心学院的发展表示衷心感谢。同时向青年学者们介绍了学院建设情况和发展规划,并就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做了有关回应。

朱书记指出,中山大学先进能源学院是学校根据深圳校区重点发展新工科和医科的办学定位,在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新成立的一所工科学院。学院坚持“高定位、高标准、强特色”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积极面向国家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实现“碳中和”的能源发展战略,服务国家及区域先进能源技术和产业发展对高层次科技人才的需求,发挥深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国家新能源产业聚集高地的区域优势,构建与先进能源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学科发展体系、人才培养体系、科学研究体系和产学研合作体系,为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市的先进能源技术和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

朱书记同时指出,在学科及科研体系建设方面,将布局建设“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和“电气工程”2个一级学科,目前规划重点建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能源环境工程”、“工程热物理”、“电机与电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等相关学科方向,并围绕学院的办学定位和学科体系,论证确立主要研究方向,组建研究方向和领域团队。在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方面,将在未来3至4年内构建起由“能源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和“能源动力”专业学位类别组成,在学本科生400人、硕博研究生400人的“本-硕-博”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在产学研融合方面,将充分发挥深圳作为国家新能源产业聚集高地的地域优势,与深圳市新能源相关行业企业广泛对接,在联合申报科技研发项目,联合开展科技攻关,联合申报科技成果奖项,共建院企联合科研平台,共享实验设备资源,建立学生实训实践基地等方面,进行产学研深度合作。

朱书记最后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学院师资水平决定了学院未来发展高度。学院将坚持“人才强院”理念,面向世界各地延揽人才。通过加大“百人计划”各类人才和专职科研人员(博士后)的引进力度,加强对学科方向带头人、科研团队负责人等领军人才和中青年杰出人才的引进,着力构建起由高端人才领衔,专任教师100人,专职研究人员(博士后)100人的高水平学科队伍,为学院开展高质量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本次论坛的成功召开,得到了世界各地青年学者的广泛关注,大大提高了学院的影响力,为学院未来引好人才,用好人才,建设高质量的学科队伍奠定了良好基础。